close

用了蠻長時間,慢步調追完2014年夏季日劇_彼得的葬列

蠻喜歡這部片使用了少見的紮實步調,企圖把一個主題說得完整

35.jpg

36.jpg

 

 

 

 

 

 

 

原著故事來自社會派的推理作家宮部美幸的小說

她著名的作品如厚的像字典的"模倣犯""火車'等等

過去雖未完全看完整本,卻可窺見作者在社會氛圍上的用心著力

 

 

 

而彼得的葬列,主旨以聖經故事中彼得背叛耶穌,再到悔過重生為隱喻

做為開端啟動了後續一系列的影響

本劇不停地覆誦這句台詞_"惡是會傳染的"

然而中心主旨同時在表述,善也是能夠互相感染的

 

 

 

 

1.jpg

2-1.jpg

3-1.jpg

4-1.jpg

 

5-1.jpg

 

9.jpg

10-1.jpg

杉村勸說嫌疑犯足立 向被害家屬說明自己的清白

 

其中能夠令人深感融入的事件角色,絕對要歸功於小泉飾演的杉村三郎

正直誠信,對人性抱持著探究心的主人翁設定,與小泉自然的形象幾乎契合一致

且透過大量自我對話的獨白設計,點出了從事件中裡感受到人性光輝與矛盾的交織

使得觀眾彷彿置身於小說世界裡,跟著杉村一同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公車挾持事件

同時與其人生事件也交織成一完整脈絡

 

 

 

 

(以下有劇情雷.......)

談談裡面很有趣味的幾個角色

公車挾持案的主謀暮木老人,這位演員把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揣摩的極好

最初看著老人講話時,被挾持者只有少數人察覺到其引領著群眾的對話方向

最終發現其在公車挾持時已經抱持著悔過贖罪的心理覺悟

深覺弔詭的是,他後天習來的那種控制人心的手段仍藏在潛意識裡

為了贖罪而殺人的動機,把贓款從手中移給不知情的人...等等思考

真的能夠被視為悔過的聖人嗎?

多少程度的悔過能夠算是跨越到善與惡的邊界?

選擇這樣的死法是否在乎贖罪的這件事?還是到頭來求的僅是自己心安?

 

 

 

暮木老人因為瀕死經驗的啟發(自我潛意識)使得其從惡人轉向善的一端

菜穗子因被丈夫冷落的積累到最後家庭的破裂,卻更清楚看到未來的生活可能

出發的想法偏向善或惡?抑或最後造成的行為可歸類於善或惡?

我們該以哪一種標準來判別,所謂的惡人與善人?

這部戲挑起了以上種種思考,帶給我很大的衝擊

尚且無法歸結出絕對無誤的人生答案

 

 

 

 

從被挾持者各樣的角色特質經歷裡,看見了社會縮影的隱喻

乍看接收的資訊相同,卻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力而帶動

很喜歡的兩場情節是小泉與兩個誤入歧途的角色(足立 和坂本)透過對話

最終使對方激起一絲善念的本質

13.jpg

14-1.jpg

15-1.jpg

16-1.jpg

 

17.jpg

 

 

 

18.jpg

19-1.jpg

杉村向誤入歧途的公車挾持者坂本對話

 

 

那兩場戲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心的美麗,杉村的話語和暮木相較起來

更是突顯了話語正面的力量,引發出善與更上一級的善的對照

21.jpg

22.jpg

 

 

 

 

結局卻是來的極為諷刺

已經是最高級善的代表的杉村,在家庭的方面卻因為小惡的姑息引發了逐步滾大的惡

單看菜菜子,橋本,間野三人,又能說清誰是這場事件裡真正的惡人?

最後跳出的主人翁與今多嘉親的對話,又把整個故事拉到了上一個層次來回看

 

 

引發惡的最關鍵,是把人放到了不適合的環境裡生長

環境自動的會把錯置的人轉移到更適當的位置

再回頭思考菜穗子的外遇事件真正觸發的根源為何

 

31.jpg

 

 

33.jpg

34.jpg

 

 

這部劇嘗試描繪惡善兩面向無法以一概全的複雜樣貌

提供了相當深入的人性探討

十分期待杉村系列作後續的發展...

 

 

 

 

arrow
arrow

    yulig's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