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橋上的魔術師-正式海報-天橋動物守護靈-現身-2月20日公視及myvideo首播-3-複製-1611207702.jpg

        吳明益的原作,主要是琢磨於過去光華商場背景記憶下,針對工匠技藝產業的特色描述。帶有復舊懷思但又不僅止於那個時代,而是一種人物共通的情感與中華商場的記憶串接。

        開始看稍微失望,感覺到影集僅僅是小說的場景再造,人物的性格也都還不夠立體,完全無法追上吳明益筆下細膩描述的角色心理與光華商場的空間記憶。直至第四集開始,才發現楊雅喆導演根本要講另外一個不同的故事。原著小說的這些人物.場景僅僅是導演的素材,還要新生成另一個標的。戲劇改編跟文學本身,實在話兩者並無法比較。楊雅喆的手法更接近一種時代氛圍的堆疊,鏈結到較相似的是楊德昌的轱嶺街殺人事件。現在思考起來,也許戲劇作為媒介,比起電影之時間限制更為適合去呈現一個時代的樣貌。又說者說可以把這十集想像成一部完整的電影,來感受它不受集數限制的時間序列。


        接下來第四至第八集,感覺到此劇的張力逐步施展開來。尤其是nori的故事,恰到好處的揉合了魔幻與現實的分界。話筒對頭不知名的人,我更喜歡把它想像成九十九樓的nori真實的自我。一次又一次的在自我來回中掙扎。抑或者有另一種說法是那是nori的愛人,似乎虛幻與真實卻都是可以共同並存的解釋,又再次連結上了吳明益小說中最重要的主題,魔法的幻象。從民國初年的白色恐怖連結至現代的性別認同議題,卻又是不分時代共通的人心掙扎。


        很喜歡故事最後一幕從基隆陸橋連接到宮廟的場景,因為自己剛好去過,當初就感覺到那個端景空間的轉換特別地魔幻。導演使用了台灣八家將臉譜的多彩迷幻.觀音的千百種面像等說法,帶出既像是夢境,卻又可能是真實現場的理解。舞蹈中的nori真的非常的美,在天空中終於昇華了那個邁向自由的靈魂。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意思好像清楚了。

arrow
arrow

    yulig's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